農歷九月初九,既是我國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也是我國第十一個法定“老年節(jié)”。老年人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同志的經驗和智慧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
重陽節(jié)到來之際,讓我們跟隨河南省關工委評選出的“最美五老”足跡,去見證他們是如何在關心下一代崗位上銀發(fā)生輝,用自己的方式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下一代照亮前行之路。
濟源示范區(qū)沁園街道誦讀文化藝術團活動現(xiàn)場。
苗洪森:誦讀藝術“開路”,陪伴學生成長
2006年,退休后的苗洪森被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聘為特聘教授,開啟了他將誦讀文化糅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宣傳之旅”。
為了教好學生,他自費購買了大量語言表演方面的教材,甚至專門走訪老中醫(yī),了解發(fā)音有關的氣海、百會等穴位,總結了一些便于記憶的朗誦口訣。
苗洪森把學生當親人,心里裝著學生,感情連著學生,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爺爺教授”。
在任教過程中,苗洪森發(fā)現(xiàn)學生們普遍存在基礎差、語言功底薄弱和進取心不足等問題。為改變這一情況,苗洪森成立了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生“朗誦藝術團”、濟源示范區(qū)沁園街道“洪森誦讀”志愿服務站。
從唐詩宋詞到現(xiàn)代名篇,從寓言故事到世界名著……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誦讀技巧,苗洪森風雨無阻,堅持每天早上6點鐘,準時帶著100多名學生進行晨練。
學生們一組一組練習,苗洪森一個一個指點。十多年來,苗洪森沒有向學生們收取過一分錢的報酬,他的誦讀團隊也成了當地一道亮麗“風景線”。
苗洪森創(chuàng)設的大學生文化活動品牌——“周末小舞臺”,以其濃厚的文化氣息和獨有的育人特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傳頌經典,影響他人,苗洪森真正走進了學生和誦友們的心中,成了他們口中“王屋山下走出的‘誦讀愚公’”。苗洪森常說:“我是一支燃燒著的蠟燭,想在完全熄滅之前,用最后的余熱點亮更多的蠟燭,我愿做一個點蠟燭的老人。”
而他教過的學生們卻說:“苗老師不是蠟燭,在學生心目中,他是一縷溫暖的陽光,永遠閃耀在我們成長的路上!”
濮陽市中原油田紅領巾活動現(xiàn)場。
侯文忠:宣講紅色故事,賡續(xù)紅色基因
在中原油田“五老”圈里,76歲的侯文忠頗有名氣。最近他又接了兩個宣講邀請,因為聽眾不同、內容不同,還需要分開備課,著實“有點忙”。
2007年剛退休,侯文忠便主動投身中原油田關心下一代工作。已逾古稀之年的侯文忠,帶著對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采用講故事的形式為青少年宣講偉人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由于他宣講的內容貼近生活又趣味盎然,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孩子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警衛(wèi)員爺爺”。
記得有一次,當講到革命先烈感人事跡時,他看到孩子們眼里噙滿了淚花,那一刻他覺得自己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播種子”——把紅色基因“種”進孩子們心里。
工作中,侯文忠始終秉持共產黨員的優(yōu)良作風,從言談舉止到一言一行,都嚴格要求自己。他總說“關心下一代就是關心社會的未來,作為老一輩,要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走好人生第一步。”
隨著年紀漸長,侯文忠的記性慢慢變差,而他一向又講究認真,“干啥事都不糊弄”。為避免自己宣講時“卡殼”,他決定像年輕人一樣,用電腦制作課件。可面對電腦他卻傻了眼,電腦打字需要拼音,自己早把拼音忘得差不多了!咋辦?學唄!借用家里小孫子的課本,他一字一句,硬是把“丟”掉的拼音又“揀”了回來。
侯文忠始終把關心下一代的責任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他從一點一滴言傳身教,要求晚輩們工作、學習勤奮上進,遵紀守法,勤儉節(jié)約,尊老愛幼。
“只要我還能講得動,就會繼續(xù)不遺余力地將紅色基因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心間。”侯文忠說。
孩子們在溫縣招賢鄉(xiāng)安樂寨村“兄弟書屋”讀書學習。
王夢?。河煤棉r家書屋,涵養(yǎng)閱讀風尚
在溫縣招賢鄉(xiāng)安樂寨村,有一間“兄弟書屋”聲名遠揚。招賢鄉(xiāng)關工委主任王夢省已在此宣講黨史10余年。
多年來,他充分利用“兄弟書屋”這一平臺,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向廣大青少年進行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教育活動,助力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近年來舉辦主題宣講600余場,受益青少年3萬多人次。
每逢學校放學或節(jié)假日,這里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偌大的院子里,有的埋頭閱讀,有的伏案摘抄,有的持卡借還書籍,有的坐在臺階上促膝交談讀書心得。這里也是孩子們的學習樂園,很多孩子放學之后都會來這里讀書、看書。
為開展好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動,王夢省精心整理了4000字的講解詞。每次講解,他都結合時代要求及青少年實際動態(tài)調整,力求高質量,講出高水平,深受青少年喜愛。為把“兄弟書屋”打造成為青少年活動之家,王夢省每年定期舉辦大學生座談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累計已有7萬人次參加。
在這個黃河北岸的古老村莊,王夢省爽朗的講解聲一次次回響在“兄弟書屋”上空,他的精神也感召著來此借書、看書的人。招賢鄉(xiāng)的學生王文杰到書屋借閱書籍,了解到書屋創(chuàng)辦人王夢恕院士的事跡后,暗下決心要投身鐵道事業(yè),最后如愿考上了石家莊鐵道學院;附近護莊村的學生姬賽霜去書屋看書,總會盡最大努力汲取營養(yǎng),薄一些的書盡量當場看完,厚一些的書借回家再看,最終她考取了中央財經大學。
十里八鄉(xiāng)來此借書、看書的人越來越多,只要有人,書屋就要開著,有時傍晚時分人還未走,有時中午正吃飯就來人了,王夢省總是在書屋堅守著。儼然,“兄弟書屋”成了王夢省的“家”,他不僅在這里上班,更是在這里傳遞閱讀風尚。
河南理工大學關工委組織在校大學生學習黨史黨章。
苗建勃:聚焦立德樹人,弘揚師德師風
“莫道暮年無壯志,自言白發(fā)正青春;耄耋未敢忘憂國,甘灑余暉澤后人”。
這是對河南理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關工委顧問苗建勃數十年如一日沖鋒在關心下一代事業(yè)第一線的最好詮釋。
耄耋之年,忽焉已至。但只要是關工委的活動,總能見到他的身影;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他總是親力親為。苗建勃時刻秉持以真心真情做好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用實際行動履行著人民教師對黨的莊嚴承諾,盡心盡責用好紅色資源、弘揚精神譜系。
近年來,苗建勃先后組織開展了“讀懂中國”“全面小康,奮斗有我”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等系列青少年教育活動。通過組織集中學習、青年學生與“五老”座談交流、征文比賽、微視頻征集、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多種方式,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唱響“聽黨話、跟黨走”的時代主旋律。
同時,他還有效利用新生入校、重大節(jié)日、重大事件等契機,打好“組合拳”、奏響“交響樂”,圍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深入學生中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筑牢信仰之基、把穩(wěn)思想之舵。
在苗建勃的帶領下,河南理工大學關工委堅持踐行關工委工作的宗旨和任務,帶領“五老”隊伍傳己所知、教己所能、獻己所有,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努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回眸唯有楓林葉,還似當年那樣紅”。苗建勃用堅守和擔當、付出和奉獻,譜寫了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精彩華章。他就像太行山上的楓葉,開得正紅。(豫關宣)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cokin-filiter.com.cn/showinfo-263-30317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韓堃